缓冲液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的溶液,通过化学平衡抵抗外来酸碱的加入或稀释引起的pH变化,维持溶液酸碱度稳定。其核心原理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动态调节,缓冲容量(抵抗pH变化的能力)取决于弱酸/碱的浓度及其解离常数(pKa)。
缓冲液(如试剂盒中的缓冲液、反应缓冲液)通过“酸碱中和”机制,将检测体系的pH值稳定在最佳范围:
荧光探针法:DCFH-DA与ROS的氧化反应需在弱酸性至中性环境(pH7.0-7.4)进行,PBS缓冲液(pH7.2)可精准维持该范围,避免pH偏差导致荧光信号减弱或假阳性;
比色法:亚铁离子与H₂O₂的反应(生成铁离子-二甲橙复合物)需在pH4.0-5.0的酸性缓冲液中进行,缓冲液可防止体系pH波动导致显色不均,确保吸光度与ROS浓度呈线性关系。
若缺乏缓冲液,样品自身的pH差异(如细胞培养液pH7.2、组织匀浆pH6.8)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碱性物质(如ROS氧化产物)会破坏体系pH,直接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