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408-2013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
货号:AUBAT-1408
标准锥孔和三面孔
直径:10 mm~15 mm
锥角在60°~120°的范围内,锥孔深度不小于测头球直径的三分之一;锥孔内表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0.8 um。
校准:单轴坐标测量一致性
标准球、球杆、球板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也称便携式三维测量臂、曲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臂是一种基于旋转关节和转动臂的坐标测量系统,通过每个关节处的角度编码器测量得到的转角信息,经过坐标变换得到测头在仪器坐标系中的坐标。测量臂一般由 3 个关节组成,即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肩关节应包括 A 和 B转轴,肘关节包括 D转轴,而腕关节包括 E 和下转轴。测头安装在*后一个转轴上,通过手动操作来实现测量。常见的测量臂有 5 轴、6 轴、7 轴几种构造。
校准方法:
单轴坐标测量一致性
通常采用锥孔校准法和标准球校准法
为使测量臂所有的编码器可以达到*大转向,将校准用工具固定放置在测量臂测量范围的至少 3 个位置进行校准,推荐的 3 个位置为: D20%R、D= (40%~60%)R,D>80%R (3 个位置在 360°范围内大约均匀分布,D 为校准用工具距测量臂的距离,R 为测量臂的测量半径。
锥孔校准法
在每一位置处,将测量臂从左方摆动到右方约 180°,同时旋转腕关节约 90°,在摆臂的同时,始终保持测头不脱离校准锥或孔的中心,采集至少 10 点的坐标值,重复测量至少 3 组数据。
每组单轴坐标的*大值和*小值之差的二分之一值,取其三组的*大值为测量结果。
单点标定测头推荐具体方法
用一个*大端直径为 10 mm~15 mm 的锥孔,固定在测量臂测量半径 20%~80%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一般推荐 50%~60%),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 5 个点每组内每个点与点之间的夹角为 20°左右。结果应满足厂商提出的指标要求,然后进行测头标定值的应用。
空间长度示值误差
选用两个标准球杆,短球杆长度 L= (50%~70%)R,长球杆长度 L;= (120%~150%)R,R 为测量臂测量半径。
测量臂的球形工作范围分为 4 个相等的象限,球半径等于测量臂测量半径,球心为肩关节的角度编码器的中心,仪器药安装平面为赤道平面。
标准球杆的摆放姿态为水平、垂直及 45°倾斜;摆放位置以赤道平面为界分高位和低位; 摆放距离是指从标准球杆中心到仪器中心的距离,以 50%R 为界分远近。摆放方向是指球杆或其延长线与球的关系,当球杆或其延长线不通过球心时表示为切向,通过球心为径向。
推荐的 10 个摆放位置见图 7 和表 2。每次长度测量时,采集每个球至少 5 个点(4 个点分布在赤道线上,1 个点位于球的一极),计算球杆中心长度。每一位置独立重复测量 3 次,空间长度示值误差用公式计算。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