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1159-2018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内距尺检具检定规程
货号:AUBAT-1159T
1.专用V型支架 高度差0.02mm
2.垫块 2 mm, 4 mm高度差0.01mm
规程定制产品请先咨询
JJG1159-2018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内距尺检具检定规程适用于测量范围为 (1345~1365) mm 的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内距尺检具(以下简称内检具) 的**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内检具是用于检定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内距尺的专用计量器具,分为块规式内检具、测微式内检具和数显测微式内检具。
校准方法:
1.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进行测量。
2.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方法一(适用于测微式内检具和数显测微式内检具)以专用 V 型支架替代内检具的 V 型支架 (前者的高度比后者低 2.8 mm),按照下列步骤检定:
a) 在专用 V 型支架上放置 2 mm ,将量置于内检具的两测量面间,紧固活动测座,读出读数值 L。
b) 取下 2 mm 垫块,在专用 V 型支架上依次不放垫块或放置4 mm 垫块,将量杆置于内检具的两测量面间,分别读出读数值 l2、ls、l,和 ls;计算上述5 个数值的极差值。
c) 松开活动测座,使微分筒依次在 l:的基础上旋转 1/4、1/2、3/4 r,重复步骤a)、b)。
d) 4 个极差值中*大值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方法二(适用于块规式内检具)
以专用 V型支架替代内检具的 V 型支架(前者的高度比后者低 2.8 mm),按照下列步骤检定:
a) 将活动测块设置在内检具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处并紧固。
b) 在专用 V 型支架上放置 2 mm 垫块,将组合至相应尺寸的内径千分尺置于内检具的两测量面间,读出内径千分尺读数值 L1。
c) 取下 2 mm 垫块,在专用 V 型支架上不放垫块或放置4 mm垫块,将内径千分尺置于内检具的两测量面间,从内径千分尺上分别读出读数值 l、ls、14和l5。
d) 5 个数值的极差值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3.两定位面到 V 型支架定位线的高度差
内检具置于平板上,拆下内检具的定位挡板,将量杆置于内检具两 V 型支架上,用高度卡尺分别测量固定端定位面和活动端定位面到同侧 V 型支架处量杆上母线的距离。两者之差即为两定位面到 V 型支架定位线的高度差。
计量性能要求
1. 表面粗糙度
a) 测量面和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大于 0.m;定位面的表面粗度 Ra 应不大于 1.6 um;量杆两测头的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大于 0.2 um。
b)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大于 0.03 mm。两定位面到 V 型支架定位线的高度差
c) 两定位面到 V型支架定位线的高度差应不大于 0.20 mm。
d) 活动端定位面到测量面中心的距离应不超过 (450.20) mm,更换或增加定位垫块后应不超过 (600.20) mm。
f)标记宽度和宽度差测微式内检具标记宽度为 (0.08~0.20) mm,固定套管和微分简上标记的宽度差均应不大于 0.03 mm。
2.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校边至固定套管标记面的距离
测微式内检具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标记面的距离应不大于 0.4 mm。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标记的相对位置3.7
测微式内检具微分筒上的零标记与固定套管纵标记对准时,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标记右边缘应相切; 若不相切,压线应不大于 0.05 mm,离线应不大于0.10 mm。
3.示值重复性3.8
数显测微式内检具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 1 pm。3.9示值漂移
数显测微式内检具示值漂移应不大于 1um。3.10 测微装置示值误差
测微装置示值*大允许误差为士4 um。
4. 块规中心长度
块规中心长度按实际值使用。
5. 量杆的长度和长度变动量
量杆的长度应不超过 (1 3650.20) mm,按实际值使用:量杆的长度变动量应不大于 0.010 mm。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