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制造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措施

2023年03月17日 16:21:09      来源:杭州翰松电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8

分享:

1、进行有效监督考核,确保三相负荷的平衡
调整三相负载使之平衡,这是不要增加投资的降损措施。把单相用户均衡地接在A、B、C三相上,减少中性线电流,降低损耗的目的便可达到。同时,为确保效果明显,要注意减少单相负载接户线的总长度,为了防止事故性“相偏”,也可以装设三相断相保护器,当任一相断电时,能立即切断电源以消除三相不平衡。目前,农电管理已实现“四到户”管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三相负荷的均衡分配管理。为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垦利县公司已实行了单相指标考核管理等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2005年低压线损率为10.39%,比2004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所谓单项指标考核就是将台区低压线损指标、三相不平衡率指标等作为月度、季度监督检查和考核内容,实行公司对所、所对组、组对台区管理责任人的量化考核,提高了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达到预期指标水平。
2、加强高压配电线路补偿和管理措施
通过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等措施,提高大用户自动投切无功设备的积极性。
完善无功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减少用户向网上输送无功。
采取线路集中或分段补偿措施。由于线路损耗增加主要是无功导致线路电流增大的结果,所以在补偿时应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线路上的负荷并不是集中在一点,因此我们宜采取分段梯级补偿。补偿容量的确定一般应按照电容补偿的优化运行方式进行选择和校验修正。对于配电网来说,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cosφ1= P/(P2 + Q2)1/2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cosφ2 = P/(P2 + (Q - QC2))1/2
式中 P——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电容补偿前后有功
功率是不变化的(kW);
Q——补偿前电网的感性无功功率(kvar);
QC——补偿电容的容量(kvar)。
当Q = QC时 ,cosφ2 = 1。
cosφ2 = 1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我们在进行无功优化设计时,应尽量使补偿效果趋向于。
3、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低压补偿
基本有三种常见的方式:在配变低压侧母线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间点或负荷集中点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进行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分析农村用电规律可知,一般白天用电少,前半夜高峰,后半夜基本没有负荷。
分析三种方式的技术可行性可知:在配变低压侧统一进行补偿,可能后半夜过补偿;且该种方式对低压降损作用极小。在低压线路上补偿,存在诸多难题,一是安装在杆上既不方便,又不美观,其通断控制用闸刀使用不方便,用小型接触器要耗电;二是电容器放电问题难解决,可能危及线路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对电动机就地补偿,简单易行,无功就地平衡,有的降损效果,不过可能会过补偿;对动力用户有好处,用户有积极性;对低压降损作用大,电工有积极性。
因此应首先考虑电动机就地补偿方式。注意使用随机补偿既能在动力负荷时投入全部补偿设备,又不过补偿。过去一般高速电机补偿电容值Q = 0.3~0.4P(P为电动机有功功率),但此值偏低,应采用0.5~0.6P,理由是:农村电机多与农副加工机械配套,负载偏重;针对低压线路(线路电感、用户日光灯等)进行无功补偿存在诸多困难,而电机就地补偿容量可选择大一点,则当电机轻载时有余量对线路补偿。实践也证明取0.5~0.6P,长期运行不会对电动机造成绝缘损害。
尽管随机补偿是重点考虑的补偿方式,但也要注意与其它补偿方式的相互配合和互为补充,随器补偿是随机补偿的另一重要方式。但此方式对容量的考虑一定要适当,如按高峰负荷期确定补偿值,必然会在大部分时间里出现过补偿,不仅不能起到降损节能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作用。根据经验,认为随器补偿应以配变容量的6%~8%选择电容器容量效果较好,因为这大约相当于配电变压器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农村配电变压器在大部分时间里属轻负荷期,这样恰好对空载无功进行了就地平衡,而又不因用电谷底时过补偿向网上输送无功导致负面作用。这一容量选择的思路就是: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由随器补偿电容器平衡,而线路或用户电机的无功则通过随机或分片补偿解决,几种方式相互兼顾,各有侧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